- 考试简介
- 证书价值
- 等级/科目
- 报名条件
- 通过率
- 备考建议
- 常见问题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医师资格证是通过全国统一的医师资格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后,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发放的,是我国从业医师必须拥有的证书,属于医疗技术方面的认可,证明持证人具有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证书永久有效。
医师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属于准入类。
医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人民日报也将其列为最有含金量的证书之列。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换而言之,医师资格证是判断医师是否具有从业资质的最主要标准。没有获得医师资格证的所有“医师”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医生这个行业在社会具有较高认可度,在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广大群众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追求也更加迫切。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四类。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毕业专业、试用期从事专业、报考类别应一致。
1.专业要求:
(1)西医专业、中医专业不能互相报考;
(2)西医专业中的临床、口腔、公卫类别不能互相报考;中医专业中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师承和确有专长类别不能互相报考,已取得助理资格证书的可继续报考执业资格;
(3)中医院校中的西医专业不能报考西医类别,能提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文件的除外。
2.类别要求:
(1)报考类别与试用期岗位类别必须一致;
(2)取得助理医师资格后使用第二学历报考执业医师的,专业必须一致;
(3)五官专业可根据实际工作经历和岗位选择报考临床类别和口腔类别,但助理升执业时不能变更类别;
(4)五年制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可以报考公共卫生类别;具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并在公共卫生岗位试用的,可以以该学历报考公共卫生类别。
3.医师资格报名条件:
报考人员应按本人试用期所从事的专业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毕业的报考人员,按取得学历的医学专业报考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医师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三)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证在行业内有着极高的认可度,被视为是行业准入的证书,在高含金量的同时,也意味着其通过率较低、难度大。据统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大概在20%左右。
1.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按计划办事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练学习意志,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划与顽强意志长期结合的产物。
怎样制定复习计呢?
要全面:不仅要包括学习的整体安排和进度,还要包括锻炼身体的时间、集体活动的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等,这样做才能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生活丰富多彩。
拓宽+加深:针对自己的特点,在某些方面拓宽和加深。
长短结合: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
2.求理解
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
因此,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
国外有人曾作过研究: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篇百字文,在搞清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基本语意后,大概15到20分钟就可以把它记住了,如果盲目机械记忆,则要近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3.书+习题+试卷,主辅结合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俯而读,仰而思”,以思为主:
有关数值的内容,要记牢,记准。
把书按章分成若干个薄书,这样方便我们做到个个击破。也从心理上可加大我们的信心。
最好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考试大纲,对着大纲把自己所记忆的东西在过一边。做到把厚书读到薄书,使自己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
做习题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深入领会和进一步巩固的问题,当知识系统化以后,必须还要做一些练习题。通过做题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深入地读书钻研,而后再做题,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做哪些题呢?不是做题越多越好,题不在多而在精。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思考题目的类型,解题时的思路和逻辑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4.整理复习笔记
整理复习笔记是实现知识由“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的好办法。做得好,可以把分成的一本本薄书变成薄薄的几页纸。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时常拿出来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
因为一看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毫不夸张地说,系统的复习笔记是极难得的学习备忘录,为自己复习阶段或临考前的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整理复习笔记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
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要适合自己使用,具备个人特点;
最后完全离开笔记,整理和使用复习笔记,正是为了这个最终目的。
5.端正心态
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满分是300分,执业医师满分是600分,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给自己的一个满意的分数线。进入考场是更要放松心情,相信自己的实力。
6.善归纳、抓重点
复习需立足于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抓“牛鼻子”。起“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有条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在学习中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努力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这对于保持记忆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应届研究生报考执业医师,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报名表
(2)第一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学历认证报告原件
(3)学生证原件、复印件
(4)学校研究生处出具的准予毕业的证明,及其所学专业
(5)学校教学医院出具的实习证明
(6)身份证复印件
2.卫生资格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有什么区别?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人事部与卫生部联合举办的卫生系列职称考试,级别可分为初、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般适用于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专业工作的人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称考试。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同时也是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初级职称。执业医师资格证是行医用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评职称用的。
3.去年参加了医师资格考试,并通过了实践技能考试,但是医学综合笔试未通过,实践技能考试的成绩能否带入到今年?
不能,所有申请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组织的实践技能考试。
4.执业医师考试必须在户口所在地考吗?
根据《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规定,“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到户籍所在地的考点办公室报名”。试用机构与户籍所在地跨省分离的,由试用机构推荐,可在试用机构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